📢 转载信息
原文链接:https://www.qbitai.com/2025/10/338993.html
原文作者:鹭羽
Jay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毋庸置疑,Python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最佳编程语言。
在最新发布的IEEE Spectrum 2025编程语言排行榜中,Python再次以绝对优势摘得“最受欢迎编程语言”的桂冠。
它不仅夺冠,而且是“一骑绝尘”的断崖式领先——与位居第二名的Java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显得尤为悬殊。

更令人瞩目的是,Python的增长势头依然迅猛,其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还在持续扩大。
Python实现“十连冠”与三冠王成就
继连续九届蝉联IEEE Spectrum榜首之后,Python在今年再次发力,成功拿下编程语言综合排名榜的“十连冠”。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这是Python首次在综合排名、增长速度、就业导向这三个核心板块实现全面登顶,成为IEEE榜单12年来首位“三冠王”。

回溯历史,Python出道之初便以其简洁性闻名,并逐渐取代Java成为高校的教学首选。
随后,NumPy、SciPy、matplotlib、pandas等一系列强大的库相继问世,助推Python迅速成为科研、金融和数据分析领域的王者。
在此过程中,“网络效应”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拥抱Python,基于此开发了海量的工具,并在开源社区贡献了无数代码和解决方案,最终为Python构建起坚实的生态护城河。
而人工智能(AI)的兴起,进一步放大了Python的这种固有优势。
相较于其他编程语言,Python拥有更丰富的训练数据集,这使得Claude等大型语言模型在使用Python时表现更为出色。反过来,这也吸引了大量零基础的AI用户,将Python作为他们的首选语言。
没想到,Python竟然比专业程序员更早享受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

有人欢喜有人愁,Python成了AI的“亲儿子”,但JavaScript却遭遇了寒冬。
今年,JavaScript在综合排名中的波动最为剧烈,直接从去年的前三名跌至第六名。
JavaScript的传统优势在于网页前端开发,但这一领域正被Vibe Coding(一种新型的AI辅助/生成式开发范式)的浪潮所淹没,关于JavaScript的讨论热度持续下降。
数据分析领域的传统霸主“SQL”的宝座也受到了强劲的挑战。
要知道,多年来SQL一直是雇主最青睐的技能,是程序员简历上的“必备项”。
然而,这项屹立多年的防线也被Python攻破了。

不过,SQL的处境依旧比JavaScript安全得多。即便光环不再耀眼,它仍然是极具价值的就业技能,与Python的差距并不算大。
这是因为SQL的定位更为垂直,它是所有企业数据库的标准操作语言。即使Python在通用编程领域再强大,当需要与数据库交互时,SQL仍然不可或缺。
排名背后的洞察:编程语言的“失速”时刻
在编程语言“头部效应”愈发显著的同时,开发人员的工作方式也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最直观的体现是,曾经盛极一时的“社区文化”正在衰退。
程序员在问答网站上的活跃度急剧下降,遇到问题不再习惯于第一时间去社区发帖求助,而是转而直接向大型语言模型提问,或依赖Cursor等智能体进行自动代码补全和问题解决。
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趋势:
2023年3月,Stack Overflow新增问题约8.7万个,但到2024年3月,这一数字降至约5.88万个,一年内下滑了32.5%。
到2024年12月,情况更为严峻,同比降幅已达40%。

许多程序员直言,社区的氛围有时令人不适,他们现在更倾向于咨询AI:
那里的用户态度真的很刻薄。他们会因为你没有提前搜索过而指责你,让你觉得自己很笨,而且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匆匆看一眼就不再管了,根本不会帮你。
有了大型语言模型(LLM)之后好多了,没有人...工智能会因为你笨就欺负你,然后走开。

不仅是学习方式,程序员的工作逻辑也在悄然转变。
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利用AI处理繁琐任务,还是新手尝试构建完整的Web应用,AI的介入正使开发者逐渐从对编程细节的执着中解脱出来。
首先是语法细节,然后是流程控制和函数……这些过去需要死磕的内容,正越来越多地被交给AI处理。
很快,源代码的细枝末节将不再重要,可能没人会在意应该使用制表符(Tab)还是空格进行缩进。
甚至,程序员可能也不必再纠结于选择哪种语言,因为最终的答案可能只剩下一个。
过去编程语言之所以百花齐放,是因为面对特定任务,总有某种语言更具优势——你不会用R语言去控制洗衣机,也不会反过来用C语言进行大规模的统计分析。
但在技术层面,这并非不可能,只是对于人类而言,这种切换的认知成本太高,我们没有太多精力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但AI没有这种顾虑,只要有足够多的训练数据,它就能用指定的任何语言来解决任何问题。

这意味着,“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编程语言的多样性将显著下降。
一方面,主流通用语言在用户的正向反馈中获得指数级增长,固化“强者恒强”的格局。
另一方面,非主流语言由于缺乏训练数据,AI支持度不足,加上程序员上手门槛较高,因此会被进一步边缘化。
就像今天的开发者几乎不再关心CPU指令集和底层的汇编语言一样,未来是该用Python还是Java编写代码,可能也会变成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
AI:编程语言的终结者?
目前来看,编程正在经历自20世纪50年代初编译器问世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像Python这样的高级语言,其最初的使命其实非常朴素:
1、创建抽象层,使程序员不必再亲手操作寄存器、内存和指令集。
2、在代码出错时能给出明确的报错提示,而不是直接崩溃,避免程序员“自掘坟墓”。
从计算机本身的运行角度看,高级语言从来都不是必需品,它只是人类为了更便利地交互而创造的工具。
然而,高级语言的出现并没有让编程变得多么简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然语言仍然是最理想的交互方式。
如今AI主要帮助我们提升写代码的效率,但未来,是否有可能跳过“编写代码”这一中间环节,让我们能直接通过自然语言(Prompt)与编译器对话?
这种新模式的一个弊端是,编程会像大模型一样变成一个无法直接解释的“黑匣子”。
不过,即使无法直接阅读源代码,我们依然可以将程序拆分为模块化的功能单元,通过监管这些单元来确保程序的整体可靠性。
届时,程序员将不再需要维护成千上万行的代码,只需调整提示词(Prompt),就能通过AI一键优化软件的各个方面。
那么,在一个没有源代码的未来,程序员的核心角色将是什么?
虽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底层的架构设计与算法选择依然是其核心能力所在。
编程语言或许会逐渐退居幕后,但代码的底层逻辑和设计思想是永恒的。
参考链接:
[1]https://spectrum.ieee.org/top-programming-languages-2025?utm_source=homepage&utm_medium=hero&utm_campaign=2025-09-25&utm_content=hero1
[2]https://hodgef.com/blog/stack-overflows-decline-how-ai-is-changing-community-engagement-forever-a1ab2/?utm_source=chatgpt.com
[3]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1364798&utm_source=chatgpt.com
🚀 想要体验更好更全面的AI调用?
欢迎使用青云聚合API,约为官网价格的十分之一,支持300+全球最新模型,以及全球各种生图生视频模型,无需翻墙高速稳定,小白也可以简单操作。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