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提升高流量LLM应用性能:构建推理缓存以节省成本

青云TOP
2025-10-10 / 0 评论 / 0 点赞 / 0 阅读 / 0 字

📢 转载信息

原文链接:https://machinelearningmastery.com/build-an-inference-cache-to-save-costs-in-high-traffic-llm-apps/

原文作者:Jason Brownlee


🚀 告警!高流量LLM应用正在吞噬你的预算?是时候引入推理缓存了!

如果你正在开发一个高流量的LLM(大型语言模型)应用,你可能很快就会遇到一个预算噩梦:持续攀升的推理成本。每次用户请求都需要调用LLM API,这累积起来是相当可观的开销。更糟糕的是,很多用户会输入相同或非常相似的提示(Prompt),导致你为重复的任务支付了多次费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键的优化策略:构建一个推理缓存(Inference Cache)。通过缓存模型对特定输入的响应,你可以显著减少API调用次数,从而节省成本,并提升响应速度。

🤔 为什么需要推理缓存?

LLM的推理成本通常是按Token数量或调用次数计费的。在高流量应用中,用户行为往往具有高度的重复性。

  • 成本节约:对于相同的输入,不必每次都重新运行昂贵的LLM推理。
  • 速度提升:从缓存中获取响应比等待模型生成要快得多,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
  • 负载减轻:减少了对外部LLM服务的请求压力。

🛠️ 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LLM推理缓存

一个推理缓存的核心思想非常简单:在调用LLM API之前,检查缓存中是否已经存在对该输入的响应。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缓存结果;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推理,并将结果存入缓存后再返回。

1. 选择缓存存储

缓存的存储介质至关重要。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你需要一个快速的键值存储(Key-Value Store)。常用的选择包括:

  • Redis: 业界标准的内存数据结构存储,非常适合用作缓存。
  • Memcached: 另一个流行的、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缓存系统。

2. 缓存键(Key)的设计

缓存键必须唯一地代表用户的输入请求。对于LLM应用,输入通常是一个或多个Prompt字符串。为了确保一致性,你需要对Prompt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用作键。

标准化步骤建议:

  1. 清除空白:移除多余的空格、换行符和制表符。
  2. 小写化(可选):如果你的模型对大小写不敏感,可以将所有文本转为小写。
  3. 标准化特殊字符:确保编码一致性。

假设我们使用Python和Redis库,一个简单的缓存逻辑如下所示:


import redis
import json

# 假设这是你的LLM调用函数
def call_llm_api(prompt):
    # 实际调用OpenAI, Anthropic或其他API的地方
    print(f"[API CALL] Calling LLM for prompt: {prompt[:30]}...")
    # 模拟LLM响应
    response = f"Response for: {prompt}"
    return response

class InferenceCache:
    def __init__(self, host='localhost', port=6379):
        # 连接到Redis
        self.redis_client = redis.StrictRedis(host=host, port=port, decode_responses=True)

    def _standardize_prompt(self, prompt):
        # 简单的标准化:移除空白并转换为哈希值作为键
        normalized = " ".join(prompt.split())
        # 为了防止过长的键,通常会使用Prompt的SHA256哈希值
        import hashlib
        return hashlib.sha256(normalized.encode('utf-8')).hexdigest()

    def get_response(self, prompt):
        cache_key = self._standardize_prompt(prompt)

        # 1. 检查缓存
        cached_response = self.redis_client.get(cache_key)
        
        if cached_response:
            print("[CACHE HIT] Returning cached result.")
            # 缓存中存储的是JSON格式的响应数据,需要解析
            try:
                return json.loads(cached_response)['response']
            except json.JSONDecodeError:
                # 降级处理,如果缓存数据损坏
                pass 

        # 2. 缓存未命中,执行推理
        print("[CACHE MISS] Performing actual LLM inference.")
        raw_response = call_llm_api(prompt)
        
        # 3. 存储到缓存
        # 建议设置过期时间(TTL)
        # 存储JSON格式,便于存储更复杂的元数据(如生成时间)
        data_to_store = json.dumps({'response': raw_response, 'generated_at': 'timestamp_placeholder'})
        # 缓存 1小时 (3600秒)
        self.redis_client.set(cache_key, data_to_store, ex=3600)

        return raw_response

# --- 使用示例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确保你本地运行了Redis服务
    # cache = InferenceCache()
    
    # 模拟第一次调用
    prompt1 = "Explain the concept of attention mechanisms in Transformers." 
    # response1 = cache.get_response(prompt1)
    # print(f"Response 1: {response1}\n")

    # 模拟第二次调用(相同Prompt)
    prompt2 = "Explain the concept of attention mechanisms in Transformers.  " # 注意末尾有多余空格
    # response2 = cache.get_response(prompt2)
    # print(f"Response 2: {response2}\n")

    # 模拟第三次调用(不同Prompt)
    prompt3 = "What is the role of positional embeddings?" 
    # response3 = cache.get_response(prompt3)
    # print(f"Response 3: {response3}\n")

    # 预期输出:
    # 第一次:[API CALL] ... [CACHE MISS] ...
    # 第二次:[CACHE HIT] ... (不会触发API CALL)
    # 第三次:[API CALL] ... [CACHE MISS] ...

上面的代码只是一个概念验证(PoC)。在生产环境中,你需要考虑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不同的模型(Model ID)、如何管理缓存的过期策略(TTL,Time To Live)以及如何处理高并发写入。

⭐ 进阶考虑:缓存策略与失效

缓存过期时间(TTL)

LLM的响应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过时,或者模型本身可能会更新。设置合理的TTL至关重要:

  • 静态知识:对于历史事实或定义,TTL可以设置得非常长(例如,几天或几周)。
  • 时效性内容:对于涉及当前新闻、天气或最新代码的请求,TTL应该非常短(例如,几分钟),或者根本不缓存。

缓存失效(Cache Invalidation)

如果你的底层模型被更新,或者你希望强制所有用户重新获取最新答案,你需要一个机制来清除特定的缓存条目或清空整个缓存。

多模型和参数的缓存

如果你的应用调用了多个模型(如GPT-3.5 vs GPT-4)或使用了不同的参数(如temperature, max_tokens),那么你的缓存键必须包含这些信息,否则你可能会用GPT-3.5的结果错误地回复了GPT-4的请求。


# 示例:更复杂的键包含模型和参数
key_parts = [
    hashlib.sha256(prompt.encode('utf-8')).hexdigest(),
    model_id,
    str(temperature),
    str(max_tokens)
]
cache_key = ":".join(key_parts)

结论

对于任何预期拥有大量重复查询的LLM应用程序,集成一个推理缓存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需品”。它直接关系到应用的成本效率用户体验。通过使用Redis等高性能存储和精心设计的标准化键,你可以构建一个健壮的系统,在不牺牲LLM能力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运营开支。

实施缓存后,密切监控你的API调用量和延迟,你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Illustration of an inference cache system 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saving costs for LLM applications.




🚀 想要体验更好更全面的AI调用?

欢迎使用青云聚合API,约为官网价格的十分之一,支持300+全球最新模型,以及全球各种生图生视频模型,无需翻墙高速稳定,小白也可以简单操作。

青云聚合API官网https://api.qingyuntop.top

支持全球最新300+模型:https://api.qingyuntop.top/pricing

详细的调用教程及文档:https://api.qingyuntop.top/about

0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