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未来阶段”音乐科技与互动表演新前沿展示会:观众首次与现场管弦乐队共同演奏

Administrator
2025-10-15 / 0 评论 / 0 点赞 / 2 阅读 / 0 字

📢 转载信息

原文链接:https://news.mit.edu/2025/future-phases-showcase-new-frontiers-music-technology-interactive-performance-0729

原文作者:MIT Music and Theater Arts


音乐科技前沿盛会:“未来阶段”沉浸式音乐会精彩回顾

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一场名为“未来阶段”(FUTURE PHASES)的音乐科技盛会聚焦了弦乐团与电子音乐的交汇点。这场音乐会由MIT音乐技术与计算研究生项目主办,是2025年国际计算机音乐会议(ICMC)的一部分。

这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在上个月于新落成的爱德华和乔伊斯·林德音乐楼(Edward and Joyce Linde Music Building)的托马斯·图尔音乐厅(Thomas Tull Concert Hall)举行。该活动是与MIT媒体实验室的“未来歌剧团”(Opera of the Future Group)以及波士顿的自治室内乐团 A Far Cry 合作呈现的。“未来阶段”也是MIT音乐系的MTA(音乐与戏剧艺术系)新空间中,由音乐技术与计算研究生项目举办的首场活动。

五部作品,展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未来阶段”的节目单包括了两部MIT作曲家的最新作品:MIT音乐系的凯南·萨欣杰出教授埃文·齐波林(Evan Ziporyn)和实践教授埃兰·埃戈齐(Eran Egozy)的“EV6”世界首演;以及MIT媒体实验室的穆里尔·R·库珀音乐与媒体教授托德·马科弗(Tod Machover)的“FLOW Symphony”美国首演。此外,还有三部作品是从向全球公开征集的作品中选出的,它们分别是:阿里·巴利吉(Ali Balighi)的《风会载我们远去》、塞莱斯特·贝坦库尔·古铁雷斯(Celeste Betancur Gutiérrez)和卢娜·瓦伦丁(Luna Valentin)的《一张白纸》,以及彼得·莱恩(Peter Lane)的《海岸肖像:循环与阈值》。所有作品均由波士顿屡获格莱美提名的弦乐团 A Far Cry 倾力演奏。

埃戈齐教授是MIT音乐技术与计算新研究生项目的负责人,他表示:“ICMC旨在展示电子音乐领域的最新研究、作曲和表演。当他们邀请我们参与今年的会议时,这似乎是展示MIT在音乐技术方面承诺的绝佳机会,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发的激动人心的新领域:新的音乐技术与计算硕士项目、配备了先进音乐技术设施的新林德音乐楼,以及新加盟MIT的、在MTA(音乐与戏剧艺术系)和EECS(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拥有双重任命的教职员工。”新加入的教授中,就包括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演讲嘉宾安娜·黄(Anna Huang),她是机器学习模型 Coconet 的创建者,该模型曾驱动谷歌的第一个AI涂鸦——巴赫涂鸦

埃戈齐强调了这次活动非同寻常的意义:“您必须明白,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很少有大型的18人弦乐团 [A Far Cry] 来演奏包含电子元素的全新作品。在大多数情况下,ICMC的演出要么完全是电子和计算机生成音乐,要么只是两到四名音乐家的小型合奏。因此,我们能够向更广泛的音乐技术界展示的机会尤其令人兴奋。”

“EV6”:观众变身乐团成员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激动人心的机会,公开征集活动选出了三部作品与齐波林和埃戈齐的“EV6”以及马科弗的“FLOW Symphony”一同在当晚的节目中亮相。评委团由埃戈齐、马科弗以及其他杰出的作曲家和技术专家组成,从收到的46份投稿中选出了这三部作品。

埃戈齐说:“我们从这次征集中收到了极其多样化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各种音乐风格和电子音乐的使用方式。没有两部作品是完全相同的,我认为正因如此,观众得以领略到这种形式的音乐会可以多么丰富多样和有趣。A Far Cry 始终是统一的力量。他们充满激情和细微差别地演奏了所有作品。他们有一种将观众真正吸引入音乐中的方式。当然,由于托马斯·图尔音乐厅是环绕式设计,观众感觉与音乐的联系更加紧密。”

埃戈齐继续说:“我们利用了托马斯·图尔音乐厅内置的技术,它拥有24个内置扬声器,可实现环绕声效果,使我们能够向会场的每个座位广播独特、放大的声音。很可能每个人听到的声音都略有不同,但随着乐曲的展开,总能感受到声音和音乐的多维演变。”

当晚的五部作品运用了各种技术组件,包括播放合成、预先录制或经过电子处理的声音;在乐器上安装麦克风以供实时信号处理算法使用;向音乐家广播定制生成的乐谱;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实时处理声音并以有趣且不可预测的方式回放;以及观众参与,即观众使用智能手机作为乐器,成为合奏团的一部分。

齐波林和埃戈齐的作品“EV6”尤其利用了最后一项创新:“埃文和我之前合作开发了一个名为Tutti的系统,‘Tutti’在意大利语中意为‘一起’。Tutti 赋予了观众使用智能手机作为乐器的能力,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演奏。”埃戈齐开发了这项技术,它于2017年首次在“为更美好世界而奋斗的MIT”活动中投入使用。最初的应用是一个仅用手机演奏的三分钟乐曲。“但对于这次音乐会,”埃戈齐解释说,“埃文想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可以利用相同的技术来创作一首新作品——这次是为观众的手机和现场弦乐团共同创作的!”

关于作品的标题,齐波林解释说:“我开一辆 EV6;这是我的第一辆电动汽车,当我第一次开上它时,感觉就像在驾驶一部 iPhone。但归根结底它仍然只是一辆车:有轮子、有引擎,它能把我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这似乎是这首作品的一个很好的隐喻,其中很多声音实际上是用手机演奏的,但它仍然必须像任何其他音乐作品一样运作。这也是对大卫·鲍伊歌曲《TVC 15》的一种致敬,那首歌是关于爱上一个机器人。”

埃戈齐补充道:“我们希望观众能够体会到在管弦乐队中共同演奏的感觉。通过这项技术,每位观众都成为管弦乐队某个声部(如木管、铜管、弦乐等)的一部分。当他们一起演奏时,他们可以听到自己声部演奏相似的音乐,同时也能听到大厅其他声部演奏不同的音乐。这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对自己声部的责任感,听到音乐如何在管弦乐队的不同声部之间流动,并体验现场表演的激情。在‘EV6’中,这种体验更加激动人心,因为观众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与现场弦乐团一起演奏——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后续演示与展望

音乐会结束后,来宾们还体验了六场音乐技术演示,展示了来自MIT音乐项目和MIT媒体实验室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一个用于驾驭纯律系统的游戏化界面(安东尼斯·克里斯图);人机协同创作音乐会的见解(兰斯洛特·布兰查德和佩里·纳塞克);一个分析全校钢琴演奏数据的系统(Ayyub Abdulrezak ’24, MEng ’25);使用潜在频率掩蔽自编码器从音频中捕获音乐特征(王曼森);一个将任何表面变成鼓机的设备(马修·卡伦 ’25);以及一个用于学习塞内加尔传统节奏的即时演奏界面(马里亚诺·萨尔塞多 ’25)。最后一个例子促成了 Senegroove 的诞生,这是一个基于鼓点的应用程序,专门为即将到来的 edX 在线课程设计,该课程由民族音乐学家兼MIT副教授帕特里夏·唐(Patricia Tang)和世界著名的塞内加尔鼓手兼MIT讲师拉明·图雷(Lamine Touré)共同讲授,后者提供了系统中基础节奏的表演视频。

最后,埃戈齐感慨道:“‘未来阶段’展示了拥有合适的空间——在本例中是新的爱德华和乔伊斯·林德音乐楼——如何真正成为推动新思维、新项目和新协作方式的驱动力。我希望MIT社区、波士顿地区及其他地区的所有人都能很快发现我们在MIT为音乐和音乐技术所建立和正在建设的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地方和空间。”




🚀 想要体验更好更全面的AI调用?

欢迎使用青云聚合API,约为官网价格的十分之一,支持300+全球最新模型,以及全球各种生图生视频模型,无需翻墙高速稳定,小白也可以简单操作。

青云聚合API官网https://api.qingyuntop.top

支持全球最新300+模型:https://api.qingyuntop.top/pricing

详细的调用教程及文档:https://api.qingyuntop.top/about

0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