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信息
原文链接:https://www.ithome.com/0/889/645.htm
原文作者:IT之家
牛津大学出版社调查:八成13-18岁青少年作业中广泛使用AI,辨别信息真伪成主要挑战
据英国 BBC 今日报道,牛津大学出版社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绝大多数青少年(13-18岁)已经在学校作业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但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对AI生成内容真实性的判断能力明显不足。
超八成青少年依赖AI,信息可信度存疑
牛津大学出版社针对2000多名13至18岁的学生进行了深度调查,以探究他们对AI工具的态度和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令人关注:
- 使用率极高:高达八成受访青少年表示,他们在完成学校作业时使用了AI工具。
- 信任度堪忧:略多于一半的学生坦承,“很难判断”AI生成的内容是否可信。
- 不确定性高: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对内容真伪“不确定”。
教师信心不足,学生直接“复制粘贴”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报告特别提到,尽管担心内容真实性的学生会向教师寻求帮助,但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掌握和使用AI工具方面不够自信。
萨顿科尔德菲尔德 Bishop Vesey 文法学校的副校长丹・威廉姆斯(Dan Williams)也印证了这一现象。他表示,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在用AI完成作业或进行复习。“有些学生利用AI获得了类似私人导师的帮助,效果显著。但很多学生只是盲目地直接复制粘贴AI生成的内容,他们缺乏判断信息准确性的知识和经验。” 威廉姆斯校长坦言,即使是他本人,在辨认视频中AI生成的人物时也感到吃力。
AI的价值不容忽视:提升技能的利器
尽管存在信息甄别难题,学生们也清楚地认识到AI带来的积极影响。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亚历山德拉・托梅斯库博士(Dr. Alexandra Tomescu)指出:“大家经常听到关于AI带来负面影响和依赖问题的报道,但实际上,九成学生认为AI对他们有帮助,尤其在提升特定技能方面。”
学生反馈,他们通过AI学习到了问题解决、创意写作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技能。
应对策略:教育部门积极引导
为应对这一趋势,牛津大学出版社已经推出了“AI与教育中心”网站,旨在帮助教师提高对AI工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英国教育部也提供了一系列资源,指导学校如何安全、有效地整合AI技术。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 想要体验更好更全面的AI调用?
欢迎使用青云聚合API,约为官网价格的十分之一,支持300+全球最新模型,以及全球各种生图生视频模型,无需翻墙高速稳定,小白也可以简单操作。
青云聚合API官网https://api.qingyuntop.top
支持全球最新300+模型:https://api.qingyuntop.top/pricing
详细的调用教程及文档:https://api.qingyuntop.top/about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