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信息
原文链接:https://news.mydrivers.com/1/1081/1081472.htm
原文作者:无言
苹果的Vision Pro混合现实头显已经面向部分用户和开发者发货,关于其初步上手体验的反馈也正在网络上流传。综合各方意见,Vision Pro的体验显然是褒贬不一,一方面是颠覆性的技术展示,另一方面则是实际使用中的痛点和局限性。
用户侧:颠覆性的影音体验与实际佩戴的矛盾
对于许多普通用户和科技媒体的评测者来说,Vision Pro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依旧是其极致的视网膜级显示效果和空间计算能力。
- 沉浸感极强: 许多人认为观看电影或玩游戏时的沉浸感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电影院”模式下,效果远超普通电视或显示器。
- 眼动和手势交互: EyeSight 和精确的眼球追踪以及手势识别被赞为革命性的交互方式,使得操作界面非常直观。
- Persona与视频通话: 尽管技术仍在早期,但利用Face ID扫描创建的Persona(虚拟形象)在视频通话中的表现被认为是未来远程协作的潜力方向。
然而,负面反馈主要集中在设备本身的物理属性和续航能力上:
- 重量与舒适度: Vision Pro的重量(约600-650克)被许多人抱怨,长时间佩戴后前额和脸颊会感到明显压力。虽然苹果提供了多种头戴配件,但舒适度仍是硬伤。
- 续航问题: 标配的外接电池续航时间普遍在2到2.5小时左右,这极大地限制了其移动使用的场景。
- 价格门槛: 3499美元的起售价,使得它暂时只能是少数极客或早期尝鲜者的玩具,而非大众消费品。
开发者侧:潜力巨大但生态仍需时间
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Vision Pro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计算平台,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平台的技术基础和未来应用潜力。
硬件和系统基础受认可
开发者普遍认为Vision Pro的硬件基础是业界顶尖的。M2芯片 提供了强大的本地处理能力,而 R1芯片 则专注于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处理,保证了低延迟体验。
“Vision Pro的性能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它为我们构建下一代沉浸式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硬件基石。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探索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个空间计算环境。” —— 一位参与内测的开发者。
应用生态的“冷启动”
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原生应用(visionOS Apps)的数量和质量。尽管Vision Pro兼容绝大多数iPadOS应用,但开发者指出,要真正发挥空间计算的优势,必须开发专为该平台设计的应用。
目前,许多关键应用尚未完全适配或发布,这使得设备初期的实用性大打折扣。开发者们表示,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交互范式,并理解“空间计算”的真正含义。
总结:未来可期,但当下仍是试验品
总体而言,Vision Pro的首次亮相像是一次对“未来计算”的强有力宣言。它展示了苹果在显示技术、交互设计和芯片集成方面的顶尖实力,成功地让人们看到了VR/AR技术可以达到的高度。
然而,从现阶段的用户反馈来看,它仍然是一个昂贵的、笨重的、续航不足的“第一代产品”。对于普通消费者,它的娱乐价值尚未完全抵消其高昂的成本和佩戴不适感;而对于开发者,平台的热度需要时间来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创新。
许多观察家认为,Vision Pro很可能会像早期的Apple Watch一样,在未来几代产品中通过减重、优化续航和建立强大的应用生态,最终成为下一代主流计算设备,但初代产品更像是技术演示和开发者工具。
🚀 想要体验更好更全面的AI调用?
欢迎使用青云聚合API,约为官网价格的十分之一,支持300+全球最新模型,以及全球各种生图生视频模型,无需翻墙高速稳定,文档丰富,小白也可以简单操作。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