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信息
原文链接:https://www.tmtpost.com/7732414.html
原文作者:Shen Suming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NEV)行业由一个词定义:速度。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标准,更演变成了一种信仰。然而,如今对速度的盲目崇拜正在显现出后果,体现在一系列的碰撞事故、产品召回以及日益增长的公众信任危机中。
该行业以互联网般的速度发展,更快地制造汽车,不断突破界限,并向资本市场灌输着关于指数级增长的承诺。但它在速度上获得的,却是在严谨性上失去的——那种传统工业产品所要求的严谨性。
从电池组到芯片,从装配线到股票估值,速度成为了信条。正如一句中国老话所说:“武学之道,唯快不破。”这曾是座右铭。但是,当速度成为终极价值时,安全和信任就成了首要的牺牲品。
过去,百公里加速3秒以内是法拉利、兰博基尼等百万级跑车的专属领域。如今,价格在20万元左右的中端家用电动汽车也能提供同样的加速性能——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任何持有C1驾照且未接受过高性能驾驶培训的人都可以使用。
这种性能的民主化造成了能力与控制之间的危险错配。电动机瞬间输出的高扭矩意味着一个错误的脚部动作——将油门当成刹车踩下——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失控。
在传统的燃油车中,加速是逐渐增加的。而在电动汽车中,它是即时的。缓冲消失了。当事故发生时,受影响的不再仅仅是司机——它还会波及到行人、骑行者以及混合交通的城市道路的整个生态系统。
中国的监管体系尚未跟上。C1驾照对所有汽车一视同仁,无论是紧凑型轿车还是百公里加速2.3秒的超级电动汽车。对于不同功率等级的区分,也没有强制性的性能培训。结果是?一个为1.6L发动机设计的驾照框架,现在却要规范媲美赛车的车辆。
没有适当培训的高性能驾驶,是灾难的根源——不仅对司机如此,对所有道路使用者也是如此。
虽然“快车”构成了一种危险,但“快速制造”是另一种定时炸弹。传统汽车制造商需要五到七年时间来开发一款新车。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初创公司呢?18个月,有时甚至更短。
这并非源于奇迹般的工程突破,而是因为关键步骤——尤其是安全性和耐用性测试——被削减或压缩了。这些流程不会出现在财报中,因此它们是第一个被放弃的。
例如,高性能电动汽车需要大量的热管理测试、极端条件试验和制动系统验证。这些在18个月内是无法现实地完成的——然而,大规模生产仍在继续,通常导致在几次激烈加速后就会出现过热等问题。
“软件定义的汽车”,但以谁的风险为代价?
在追求市场主导地位和资本的竞赛中,汽车制造商采用了科技行业的模式:快速交付,稍后修补。未完成的软件和未经证实的算法被嵌入到车辆中,并承诺通过空中下载(OTA)进行更新。
结果是?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Beta测试人员,在真实交通中承担着未经证实的自动驾驶功能的风险。真正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数百万公里的真实世界测试。但如今道路上的许多新能源汽车仍处于试错阶段,尽管它们被宣传为“智能”和“自动驾驶”。
沈(Shen)警告说:“目前销售的汽车不是成熟的技术产品——它们是不断进化的原型。”
将“智能”营销为“自动驾驶”——一个危险的错觉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营销材料经常展示司机双手离开方向盘,微笑着看着汽车自动驾驶的画面。像“全场景智能驾驶”这样的术语模糊了辅助与自主之间的界限,误导用户过度信任尚不完善的系统。
当事故发生时,汽车制造商会迅速援引细则:用户未能将手放在方向盘上或滥用了功能。从法律上讲,他们是受保护的。但从道德上讲,他们通过利用人性的惰性和对技术的盲目信任,将责任转嫁给了消费者。
这不仅仅是营销上的过度承诺。这是一种风险外包。
速度 vs. 安全:一个错误的权衡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是一个文化危机。所有利益相关者——汽车制造商、投资者、媒体乃至消费者——都陷入了一场速度凌驾于一切的竞赛之中。
没有人愿意放慢脚步,确保安全、可靠性和测试等基础问题得到解决。因此,该行业的信誉正在受到侵蚀——不仅在国内,在全球市场,那里的信任和合规标准更为严格,也是如此。
谁在为此付出代价?答案是:每一个人。
- 消费者,他们在涉及不成熟系统的事故中遭受伤害或丧生。
- 城市,它们目睹了在驾驶超强动力汽车时,未经充分培训的司机导致的交通事件增加。
- 中国的NEV行业,其国际声誉可能因反复的失败而遭到无法修复的损害。
前行之路:以责任重建信任
速度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对速度的崇拜——将其置于一切之上——则是如此。
真正的工业文明建立在制衡之上。如果汽车制造商被赋予了瞬间加速和快速生产的权力,那么他们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生产更快?那么要求更严格的第三方测试和强制性的安全认证才能进入市场。
- 汽车更快?那么实施分级驾照系统,并根据风险调整保险费率。
- 软件更智能?那么在推出前要求透明度、审计和公开测试标准。
否则,我们只是将速度的成本转嫁到了普通民众的肩上。
制造快速的汽车不是问题,但不加谨慎地快速制造才是问题。
中国的NEV行业以其创新和雄心壮志震撼了世界。但现在,它必须证明自己也能够制造出值得信赖、安全且成熟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快速的产品。进步的真正考验不在于汽车加速有多快,而在于一个行业负责任地成熟起来需要多长时间。
🚀 想要体验更好更全面的AI调用?
欢迎使用青云聚合API,约为官网价格的十分之一,支持300+全球最新模型,以及全球各种生图生视频模型,无需翻墙高速稳定,文档丰富,小白也可以简单操作。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