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英伟达GTC 2025:黄仁勋描绘计算的未来,AI不仅是软件更是基础设施

Administrator
2025-10-29 / 0 评论 / 0 点赞 / 0 阅读 / 0 字

📢 转载信息

原文链接:https://cn.technode.com/post/2025-10-29/nvidia-gtc-2025-computing-future/

原文作者:TechNode


英伟达(NVIDIA)年度盛会GPU技术大会(GTC)于北京时间10月29日(美国时间10月28日)拉开帷幕。在本次大会上,公司CEO黄仁勋发表了主题演讲,深入阐述了他对未来计算范式的愿景,核心信息是:人工智能正在经历从软件范式到基础设施范式的转变

黄仁勋认为,AI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它不再仅仅是代码和算法的进步,而是对整个计算架构、数据中心设计,乃至全球能源和供应链的深刻影响。他强调,构建下一代AI工厂,需要将芯片、网络、软件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集成。

AI基础设施的构建:从GPU到数据中心

在GTC 2025上,英伟达展示了一系列围绕其最新Blackwell架构的最新进展和生态系统扩展。黄仁勋指出,当前全球对算力的需求是指数级的,传统的计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训练和推理万亿参数级别模型的要求。

“我们正在从软件定义的世界迈向基础设施定义的世界,”黄仁勋说。“数据中心本身将成为一种新的计算单元,一个可以被编程、可以自我优化、可以大规模扩展的AI工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伟达正在推进以下几个关键领域的创新:

  • 芯片迭代与整合:Blackwell Ultra GPU的性能提升,以及与下一代网络技术(如下一代NVLink和InfiniBand)的无缝集成,确保大规模集群中的数据传输效率不再是瓶颈。
  • CUDA生态的深化:持续加强CUDA平台在软件栈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引入新的API和开发工具,让开发者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异构计算资源。
  • 能效优化:面对巨大的能源消耗,英伟达正在大力投资液冷技术和芯片级功耗管理,以确保AI的持续扩张具有可持续性。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

黄仁勋对具身智能(Embodied AI)和人形机器人的前景表达了强烈的信心。他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最终将体现在物理世界中的智能体上,能够理解并操作现实环境。

“机器人是AGI最真实的体现,”他表示。“要让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像人类一样工作,它们需要像人类大脑一样高效地感知、推理和行动。这需要强大的AI模型和实时的物理反馈系统。”

英伟达的Isaac平台在本次GTC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重点在于模拟环境的保真度,以便在虚拟世界中安全、快速地训练机器人,然后部署到现实世界中。这标志着AI应用从云端服务向物理自动化领域的关键延伸。

对产业的深远影响

本次GTC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明确: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关于工程和规模化的。

“如果说前几年的AI热潮是关于‘模型有多聪明’,那么接下来的十年就是关于‘我们能以多快的速度、多低的成本、多大的规模将这些聪明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中’。这不再是研究者的任务,而是工程师和架构师的挑战。”

对于各国政府和企业而言,黄仁勋的演讲实质上是一份关于未来计算投资的路线图。谁能率先建立起世界级的AI工厂,谁就能在下一代数字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GTC 2025预示着,计算的未来将是高度专业化、高度集成的基础设施,AI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应用,而是驱动一切现代工业和科学进步的核心动力




🚀 想要体验更好更全面的AI调用?

欢迎使用青云聚合API,约为官网价格的十分之一,支持300+全球最新模型,以及全球各种生图生视频模型,无需翻墙高速稳定,文档丰富,小白也可以简单操作。

0

评论区